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882號(教育類442號)提案答復的函
你們提出的《關于推進在線教育深度發展的提案》收悉,現答復如下:
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,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增加教育資源有效供給,推進“互聯網+教育”發展。
一、關于加快國家級教育云平臺建設
一是2018年,教育部印發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動計劃》,提出構建一體化的“互聯網+教育”大平臺,整合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支持系統,逐步實現資源平臺、管理平臺的互通、銜接與開放,建成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,融合眾籌眾創,實現數字資源、優秀師資、教育數據、信息紅利的有效共享,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。二是2017年底,啟動建設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,現已接入各級平臺169個,數字教育資源覆蓋了小學、初中、高中共85個學科、873個教材版本,總數近5000萬條。三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開通了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,面向全國免費提供課程學習、電子教材等10個板塊教學資源,服務全國近2億中小學生。
二、關于規范在線教育機構和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
一是2018年,教育部印發《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》(教基廳函〔2018〕102號),明確教育類移動應用的禁入條件,按照“凡進必審”“誰選用誰負責”“誰主管誰負責”的原則建立“雙審查”責任制,對遏制有害教育移動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。二是2019年,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《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》(教基函〔2019〕8號),從實施備案審查制度、開展排查整改、健全監管機制、認真組織實施等方面,全面規范校外線上培訓機構管理。三是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》(教技函〔2019〕55號),推動教育App備案,目前,1791家單位的3883個教育App已完成提供者備案,超過40萬的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完成使用者備案。
三、關于推進各類學校智慧校園建設
一是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動計劃》提出實施數字校園規范建設行動,全面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。教育部印發《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(試行)》《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規范》,正在編制《高等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范》,提升各級各類學校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。二是2019年,教育部印發《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》(教職成〔2019〕5號),提出加快智慧校園建設,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,改進教學、優化管理、提升績效。三是教育部《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》,要求充分發揮地方和學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,引導各級各類學校結合實際特色發展,開展數字校園、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。
四、關于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
一是2019年,教育部印發《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.0的意見》(教師〔2019〕1號),以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引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,提出構建以校為本、基于課堂、應用驅動、注重創新、精準測評的教師信息素養發展新機制。鼓勵企業和社會機構與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合作,積極研發服務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應用的軟硬件產品,參與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。二是2020年,教育部印發《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線培訓實施指南》,規劃和引導各地各校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在線培訓工作,鼓勵支持優質龍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參與教師信息化能力培訓。
下一步,教育部將繼續深入實施教育信息化2.0行動計劃,完善共建共享、開放靈活的在線教育模式,加強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,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,促進“互聯網+教育”發展。